以“全局一盤棋”的協同作戰思維,生產服務中心創新工作方法,30萬噸干船塢首次實現了5艘大船同塢作業,創下了華潤大東單塢次多船作業新紀錄。此次大規模船舶進出干塢作業,充分展示了華潤大東高超的專業技術水平。
針對生產高峰的挑戰,4月中旬,華潤大東領導和生產部提出5艘大船拼入干塢施工的大膽設想。生產服務中心積極響應,組織人員進行了認真論證,制定了5艘大船拼塢作業的可行性方案。
5艘大船拼塢定在4月26-27日進行。可是此時水上作業節點密集,涉及船舶靠離泊、進出塢、移泊、布墩、動能供給等多個環節,作業鏈條長、銜接要求極高,且要克服潮汐、人員緊缺、拖輪設備等多重限制等困難。
面對林林總總的難題,生產服務中心采用“跨塢次策劃+兵棋推演”的模式,提前模擬了作業流程,精準規劃了船舶動態及資源調配,確保各環節作業無縫銜接。又以“分秒必爭”的精神攻克關鍵節點,打破了常規塢墩布局,實行動態調整“跨塢次布墩”,成功完成了2個塢次3艘船舶塢墩的干擾避讓,實現了靈活塢位調整,又破解了塢位緊張的困局,同時也突破了傳統拼塢瓶頸,大幅提升了塢容利用率。
作業準備過程中,總塢長和團隊不分晝夜堅守排墩現場,檢查每一個塢墩的放置是否存在偏差,聯系各輪總管核定各輪前后吃水,布置塢內牽引設備的調試與就位。
進出塢當日,指揮船長憑借精準的指令,克服了大潮汛和東南風帶來的不利條件,安全有序引領3艘出塢大船和5艘進塢大船平穩抵達指定位置,彰顯了團隊的有效默契協作與精湛技藝。
由于每艘船舶的尺寸、重量和結構特點各異,5艘大船引入干塢指定位置后,要順利完成拼塢作業,如何合理地將它們安全擱墩成為了又一個挑戰。
盡管作業難度大、風險高,但是團隊成員不畏艱難,借助高超的專業水平,利用技術組提供的各輪間距、受力點的數據以及根據各輪吃水不同的情況,每一個步驟都做到了精心操作,終于戰勝了挑戰,確保了5艘大船精準定位、實現了拼塢作業。
由于全流程作業的引航、進出塢、靠離泊、帶纜、動能等各環節,均按計劃精準完成,實現了“零延誤”。“兵棋推演”模式,又成功規避了潛在的作業沖突,實現了安全生產無事故。每一個操作的“零卡殼”,又突破了全鏈條精密協同的時間壁壘,作業效率較以往有了明顯的提升,為一舉實現“30萬噸干船塢5船拼塢”的目標,創造了不可或缺的條件,由此創下了華潤大東單塢次多船作業歷史新紀錄。而且在36小時內,圓滿完成了27次水上作業的復雜生產任務。
5艘大船拼塢作業的成功,不僅體現了生產服務中心“大兵團作戰”的協同能力,而且更說明只要通過創新工作方法,各種資源就能得到高效利用,從而有效緩解生產高峰期塢位、泊位緊張等問題,為后續華潤大東船舶修理順利進行預留了寶貴的檔期。